日期:2021-05-17 浏览:1220
竺可桢(1890年~1974年),浙江上虞人,是我国气象事业的领导者和推动者,是近代气象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。他毕生为我国的气象科学做出了不懈的努力。曾任中国气象学会第6~13届会长、中国气象学会14~16届理事长;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气象学会第1~2届理事长 .
1910年赴美国留学。1913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。1918年获哈法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博士学位。同年回国。后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、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、浙江大学校长。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、中国科协副主席。
竺可桢于1918年回国,那时中国几乎没有自己的气象事业,1927年,竺可桢在南京筹建当时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院下属的气象研究所。经过几年的努力,在国内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的中国气象观测网。1936年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,兼任气象科研所所长一直到1946年。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。
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,但他仍不断推动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。倡议在气象台站上增设太阳辐射观测,他还开创了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研究。1955年竺可桢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(院士),兼任生物学地学部主任;1956年“综合考察工作委员会”正式成立,竺可桢担任委员会主任;1962年6月竺可桢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竺可桢在天气学、中国气候区划、物候区划、农业气候、季风以及中国历史时期气候方面做出了具有世界水平的卓越贡献。
鞠躬尽瘁,只为“科技强国梦”
新中国成立后,竺可桢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,承担领导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。年近花甲的竺可桢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重担,将下半生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中。
在他的主持下,短短几年间,中国科学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,研究机构由建院初期的16个增到44个,科技人员从219人增到2496人,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。
在繁忙的工作之余,竺可桢仍然坚持挤出时间,亲自到野外进行实地考察,获得第一手资料,以供科学研究所需。为了寻找治理黄河泛滥造成的洪水灾害的办法,竺可桢不远千里,率众沿黄河而上。虽因过度劳累和水土不服而病倒,但他仍坚持考察访问直到最后;为了考察水能、水利地质等自然资源、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,他又乘船由松花江顺流而下,东行西折北至苏联,行程数千里,穿梭在林海、草原、江河间,晓行夜宿,生活非常艰苦,他却毫不介意,感到其乐无穷;为了考察沙漠和海洋,年近古稀的竺可桢曾三次跑到沙漠,了解情况,指导工作,荒凉的腾格里沙漠和河套沙漠都留下他考察的身影。
“生命不息,工作不止。”这是竺可桢对周恩来总理作出的承诺,他也说到做到。1970年后,80多岁高龄、身体状况不佳的竺可桢仍一直忙于他的力作《物候学》的修订工作。《物候学》是竺可桢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。此书一出版,畅销一空。香港《明报》有一篇文章评价说:“本书是历史文献结合科学观察的一部著作,把我国物候学带入了新的纪元。”